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6 天前 |
---|
签到天数: 2319 天 [LV.Master]伴坛终老
|
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上海“四个中心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“十二五”以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,在全市上下的有力有序推进下,以贸易集聚、资源配置和贸易创新为代表的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已基本形成,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创造了良好条件,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贸易规模稳步扩大,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。2015年,口岸货物进出口突破1万亿美元,占全国的27.6%和全球的3.4%,超越香港、新加坡等国际贸易中心城市。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967亿美元,占全国的27.6%和全球的2.1%,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到30.3%,比全国高14.9个百分点。
“互联网+”消费蓬勃发展,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突显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.2%,商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提升至16.8%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%左右。网络购物交易额年均增长66.1%,社区商业零售规模已占全市的50%以上。现代商业网点体系基本形成,全市购物中心达到163家,已有53.4%的国际知名零售商进驻上海。
贸易功能持续完善,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。平台经济发展迅猛,2015年实现交易额16125亿元,亿元级以上平台32个,大宗商品“上海价格”基本形成,钢铁价格指数、有色金属现货价格指数等被国际市场采纳。现代物流对贸易流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,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5%左右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。区域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,率先启动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,外省市进出口约占上海口岸贸易额的三分之二。
贸易主体不断集聚,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。2015年底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逾14万家,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商业企业80余家,年进出口规模10亿美元以上企业51家,融资租赁企业1600多家,资产总额约1.3万亿元,均占全国的1/3左右。五年新引进外商投资企业22918家,占全国的18.2%,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0家、投资性公司99家、研发中心77家,累计分别达535家、312家和396家,成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。上海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企业超过3000家,走出去网络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。
贸易载体加快建设,重点区域和重要平台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。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,2015年区内货物进出口、吸收外商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市的26.4%、60%和57.4%。服务全国的贸易投资促进平台建设成效显著,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全面建成,上海可供展览面积和展出总面积均居世界城市前列。中国(上海)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永久落户,有效促进了我国与各国间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。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,建成4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和7个市级示范园区。新增服装服饰、船舶等4个国家级进出口基地和3个市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。
贸易环境持续改善,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《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》、《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》颁布实施。陆海空口岸全面开放格局基本形成,关检合作“一次申报、一次查验、一次放行”试点稳步推进,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上线运行。市场开放度、透明度进一步提高,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施行“告知承诺+格式审批”的管理新模式,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全面实行备案为主、核准为辅的新模式。自贸试验区企业注册时间由29天减少为4天,货物平均通关时间缩短40%。一批创新成果已在全国复制推广。
“十三五”时期,上海进入基本建成“四个中心”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,对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。上海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为示范引领,着力提能级、强功能、补短板,深入推进以优进优出为核心的贸易转型升级,进一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,深入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贸易制度体系,进一步营造法治化、国际化、便利化的营商环境,深入构建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,进一步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,着力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竞争力和辐射力,助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。
|
|